溢价率近300%!600亿光伏巨头拟出售子公司股权

智车科技

1周前

维科网光伏讯9月10日,光伏巨头晶科能源(SH:688223)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向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80%股权。

维科网光伏讯 9月10日,光伏巨头晶科能源(SH:688223)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向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80%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交易对价8000万元,溢价率达299.08%,近乎原价值的3倍。

交易完成后,帝科股份对晶科新材料的持股比例达到80%,而浙江晶科的持股比例降至20%。晶科新材料将不再纳入晶科能源的合并报表范围内。

晶科能源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基于公司发展情况的综合考虑,旨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同时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资金支持。

寒冬之下,以价换量

事实上,当前光伏行业尚处于“寒冬期”。因行业前期大肆扩产以致于产能严重过剩,企业被迫内卷求生,遂引发激烈的价格战并跌破成本线,最终导致光伏企业普遍陷入“亏本销售”的困境。

以晶科能源为例,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亏损超过29亿元,同比大幅转亏。而这种行业性亏损并非个例,上半年多家光伏行业龙头均出现亏损或亏损扩大的局面。

不过,在“光伏寒冬”之下,晶科能源仍保持其组件出货量的全球地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组件出货量累计约350GW,稳居全球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光伏组件“出货王”。

六次荣登组件出货量榜首

资料显示,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是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于202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其控股股东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3.28%。

公司业务涵盖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与运营,产品累计服务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家客户。

在组件出货量方面,公司2024年全年组件出货量达92.87GW,同比增长18.28%,第6次位列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第一。尤其在N型技术方面,公司N型组件出货占比已提升至88%。

截至2025年8月,公司N型Tiger Neo系列高效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约200GW,成为史上最畅销组件系列。

截至9月9日,晶科能源总市值约为600亿元。?

N型产能升级占比将超过40%

技术研发方面,截至去年年底,晶科能源黄金片区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超过26.7%,实验室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22%。同时,公司推出的第三代 Tiger Neo光伏组件,组件转化效率达24.8%,主流版型功率提升至 650W 以上,最高功率可达 670W,双面率达85%。

根据公司规划,到2025年年底完成40%以上产能的升级改造,形成40-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

全球化方面,晶科能源正在稳步推进全球投资战略升级。目前其美国2GW组件产能在去年底已实现满产运营;沙特项目正在顺利推进,预计2026年下半年逐步投产。此外,公司正在积极推行GDR并在德国上市,以拓展全球化融资渠道。

除主业以外,晶科能源还在探索光储融合发展模式。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量突破1GWh。可以看到,储能业务已逐步成长为公司的第二价值成长曲线。

值得一提的是,晶科能源计划2025年组件出货目标85-100GW,储能系统出货目标6GWh。

业绩下行,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4.07%

业绩方面,受行业景气周期影响,晶科能源近年来业绩亦出现较大波动。在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186.82亿元,同比大涨43.55%;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达到74.4亿元,同比增长1.53倍。

然而,2024年开始公司业绩急转直下。当年总营收924.71亿元,同比下降22.08%;归母净利润仅为9892.76万元,同比大降98.67%;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9.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达29.09亿元,同比转亏。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9.1%,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双双跌入负值区间。

现金流方面,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8.1亿元,净流出金额同比翻番。

资产负债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4.07%,较2024年末上升2.08个百分点。(光伏初心)

维科网光伏讯9月10日,光伏巨头晶科能源(SH:688223)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向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80%股权。

维科网光伏讯 9月10日,光伏巨头晶科能源(SH:688223)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向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80%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交易对价8000万元,溢价率达299.08%,近乎原价值的3倍。

交易完成后,帝科股份对晶科新材料的持股比例达到80%,而浙江晶科的持股比例降至20%。晶科新材料将不再纳入晶科能源的合并报表范围内。

晶科能源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基于公司发展情况的综合考虑,旨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同时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资金支持。

寒冬之下,以价换量

事实上,当前光伏行业尚处于“寒冬期”。因行业前期大肆扩产以致于产能严重过剩,企业被迫内卷求生,遂引发激烈的价格战并跌破成本线,最终导致光伏企业普遍陷入“亏本销售”的困境。

以晶科能源为例,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亏损超过29亿元,同比大幅转亏。而这种行业性亏损并非个例,上半年多家光伏行业龙头均出现亏损或亏损扩大的局面。

不过,在“光伏寒冬”之下,晶科能源仍保持其组件出货量的全球地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组件出货量累计约350GW,稳居全球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光伏组件“出货王”。

六次荣登组件出货量榜首

资料显示,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是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于202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其控股股东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3.28%。

公司业务涵盖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与运营,产品累计服务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家客户。

在组件出货量方面,公司2024年全年组件出货量达92.87GW,同比增长18.28%,第6次位列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第一。尤其在N型技术方面,公司N型组件出货占比已提升至88%。

截至2025年8月,公司N型Tiger Neo系列高效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约200GW,成为史上最畅销组件系列。

截至9月9日,晶科能源总市值约为600亿元。?

N型产能升级占比将超过40%

技术研发方面,截至去年年底,晶科能源黄金片区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超过26.7%,实验室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22%。同时,公司推出的第三代 Tiger Neo光伏组件,组件转化效率达24.8%,主流版型功率提升至 650W 以上,最高功率可达 670W,双面率达85%。

根据公司规划,到2025年年底完成40%以上产能的升级改造,形成40-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

全球化方面,晶科能源正在稳步推进全球投资战略升级。目前其美国2GW组件产能在去年底已实现满产运营;沙特项目正在顺利推进,预计2026年下半年逐步投产。此外,公司正在积极推行GDR并在德国上市,以拓展全球化融资渠道。

除主业以外,晶科能源还在探索光储融合发展模式。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量突破1GWh。可以看到,储能业务已逐步成长为公司的第二价值成长曲线。

值得一提的是,晶科能源计划2025年组件出货目标85-100GW,储能系统出货目标6GWh。

业绩下行,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4.07%

业绩方面,受行业景气周期影响,晶科能源近年来业绩亦出现较大波动。在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186.82亿元,同比大涨43.55%;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达到74.4亿元,同比增长1.53倍。

然而,2024年开始公司业绩急转直下。当年总营收924.71亿元,同比下降22.08%;归母净利润仅为9892.76万元,同比大降98.67%;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9.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达29.09亿元,同比转亏。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9.1%,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双双跌入负值区间。

现金流方面,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8.1亿元,净流出金额同比翻番。

资产负债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4.07%,较2024年末上升2.08个百分点。(光伏初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